首 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新闻动态
可叹“英雄”末路,何时再造“英雄”?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18 11:15:30

根据中国制笔协会的统计,当前“全球5支笔当中,就有4支是中国制造的”。与此对应的是,“全球4支笔当中,就有一支笔是‘温州制造’”。按照中国内地一年制笔290亿支左右计算,来自温州制笔协会的数据显示,温州市一年生产笔类产品90亿支左右,占中国内地制笔总量的1/3强,占全球制笔总量的近1/4。据估计,今年中国内地制笔总产量将达到350亿支,作为“中国笔都”温州,制笔总量也将达到120亿支左右。

  而曾经在国内制笔业显赫一时的“英雄”,却被湮没在民营制笔企业品牌之中,曾经赖以自豪的铱金笔,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沦陷到尚不足3%。一度怀着“国际化品牌”梦想的英雄厂,甚至在国内市场上都举步维艰。

  “英雄”折戟

  “要是合资谈判成功,英雄笔厂说什么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谈及“英雄”历史上没有迈过去的“几个坎”,年逾70的魏锦康老人总是忍不住扼腕叹息。魏锦康曾经是上海制笔一厂的厂长,该厂所生产的零件是“英雄”的关键零件;而魏的叔叔,曾经是“英雄”厂的创始人之一。

  魏锦康所说的“合资谈判”,是指上世纪80年代在“英雄”品牌的全盛时期,国际著名制笔企业派克公司专程派人与英雄笔厂进行合作和合资谈判,希望就“派克”51型这种产品双方合作生产,当时派克公司开出的条件是,英雄笔厂可以得到他们授权生产正宗“派克”笔的资格,但英雄厂生产的“派克”笔只允许在国内销售,并且销售“派克”的部分利润要打到广告费中去。但最终谈判不欢而散,原因是“英雄”誓死捍卫自己“国际化”品牌的地位,一定要坚持自己生产的部分笔能够销售到国外去。

  在上世纪80年代末,“英雄”正处于历史上的全盛时期,70%的国内金笔市场占有率、50%的国内自来水笔市场占有率,让“英雄”这一品牌当仁不让地成为当时制笔业的龙头老大,也一度成为“上海制造”的典型代表。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英雄”只能作为记忆残留在老人们的心中。

  “即使在英雄笔厂自己的专卖店里,英雄金笔的销量也非常低。如果要增加专卖店,又要大笔资金的投入,英雄笔厂现在的财政状况是不能支持这样的花销的。”魏锦康不无遗憾地说,“曾经有一个香港老板在城隍庙租了一个门面,专门经营派克、雪菲力、万宝隆等高档笔类文具。英雄笔厂曾经跟这个老板谈过合作意向,这位香港老板不同意,一是因为英雄金笔销量太小,没有多少销售额;二是因为国内品牌规格不够高,英雄最高档的笔只有七八百元,派克笔起码也要七八百元,最高档的要8000元左右,如果上架,会降低店面的整体档次。”

  “现在看来,当时的‘合资’也许是‘英雄’发展的惟一机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首  页 关于我们 公司新闻 产品展示 营销网络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